三山四先生第二回
福州陈子奋、沈觐寿、潘主兰、郑乃珖四先生,书画冠绝海内,斯人虽已逝,其德艺历久弥新。《文化生活报》搜其作品,去岁曾设展飨于众,今复得四十余件,续作第二回展,谨承命诗以序之。后学张善文俟政稿。
福州陈子奋、沈觐寿、潘主兰、郑乃珖四先生,书画冠绝海内,斯人虽已逝,其德艺历久弥新。《文化生活报》搜其作品,去岁曾设展飨于众,今复得四十余件,续作第二回展,谨承命诗以序之。后学张善文俟政稿。
大家都知道“书圣”王羲之的影响力有多大,曾有人把他称为“书法界的孔子”,在他之后的所有书法家,直接或间接的都受到了他的影响。之所以有“间接”一说,是因为有的人先学羲之书法传人的字,进而追摹“二王”。我们熟知的羲之传人有虞世南、褚遂良、米芾、赵孟頫、董其昌等。
绍兴兰亭边上,一块被雨水泡软的土坡里,考古队员扒拉出一只灰扑扑的陶罐,罐口塞着一团黑乎乎的毛笔头,像被谁随手丢弃的烟头。
中书协已沦为书法发展的绊脚石?对于这个问题怎么说呢?中书协作为中国书法界的核心组织,其对书法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话题。从当前的讨论和争议来看,中书协确实存在一些被批评为阻碍书法发展的问题,但也不能忽视其在推动书法传承与普及中的积极作用。
王献之《中秋帖》被分别收入《三希堂法帖》卷二及《邻苏园法帖》卷一,使晋唐书法瑰宝得到抢救和弘扬。本文试着作些介绍,以飨读者。一、《中秋帖》:“三希”之宝与争议临本《中秋帖》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传世名帖(一说为宋代米芾临本),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。1.